你覺得技術指標重要嗎~?很多人再進行技術分析時,會把市場各式各樣的技術指標加入到圖表,試圖幫助我們更加了解市場走向。均線、KD指標、RSI、布林通道⋯⋯技術指標樣樣來,但是為什麼在投資市場大多還是只能被當作「韭菜」收割,不太有辦法賺到錢呢?
過去我也是,為了賺錢,研讀各種技術指標的原理與使用方法,並花費大量時間思考如何把各種技術指標的優點結合在一起,產生出一個可以應付各種市場狀況的完美設置。但是當我越這樣做時,我卻越迷失市場,搞得我更無法獲利…甚至一度想放棄交易。
但後來透過許多國外課程,才慢慢調整我自己對於技術指標的看法,也讓我從一位重度技術指標使用者到裸圖交易。
本篇只是寫出我長期研究後對技術指標的想法。以下可能牽涉到許多個人主觀意見,歡迎互相討論想法。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3個我了解到的問題吧!
內容目錄
技術指標問題1:永遠比市場晚一步
使用技術指標一段時間後我才慢慢感受到,技術指標做出的反應永遠比市場晚一步。原因是技術指標只是把「過去的價格或交易量」以不同計算方式呈現,任何技術指標都是,沒有例外。
以前我的交易方式是等到技術指標給我訊號後(黃金交叉、死亡交叉、背離等等)才開始進行交易。但是當我用這樣的方式交易了好一陣子後,我發現這樣的交易模式極難獲利…如果我等到技術指標給我訊號時才開始交易,入場點通常不是非常好…如果我在技術指標給我訊號前就開始交易,市場又有很大機會繼續跟我作對…
對我來說,技術指標無法幫助我更好地分析市場動向。
透過「延遲」的價格進行「延遲的交易」,獲利空間能夠有多少?
技術指標問題2:專注於「數字」,而並非「價格行為」
過去,我認為利用技術指標判斷未來價格走勢是非常有邏輯且合理的。以前我是相信技術指標統計一段時間的價格,並將這些價格畫成線圖,能夠幫助我找出最有利的交易點位。
但後來進修許多國外大神的課程後,才開始發現這樣的思維有不少地方是有問題的。
例如以均線來說,很多人會說50均線以下以做空思維下單,50均線以上都以做多思維下單。但這個理由是為什麼?就只是價格比平均數高,所以做多?價格比平均數低,所以做空?這怎麼想其實都不太合邏輯啊
或是以KD指標來說好了,很多人會說KD黃金交叉做多、KD死亡交叉做空(如果你想要很詳細了解KD指標的計算,可以點擊這裡)。但這個原因是什麼?邏輯是什麼?就只是兩條線交叉所以決定趨勢?
我發現,當我過度專注於「價格」計算而忽略使價格的「行為」時,就很容易被市場牽著鼻子走。例如假突破就是一個價格行為,幫助市場維持交易的流動性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關的文章,可以看看下面這篇文章。
技術指標問題3:觀看過多技術指標,對市場更加模糊
以前我會想,架設我搞懂每個技術指標的優缺點,是不是就可以把一堆技術指標結合起來,做成一個完全掌握市場的超棒設置呢?
而我也因為這個想法,所以每日投入將近8-10小時研究各種技術指標並試圖把所有指標進行結合。結果我受盡了各種折磨和挫折,甚至一度想要放棄交易。
當時我的線圖就如下圖般複雜且無法理解。
你可以想想,當我把所有延遲的技術指標綜合起來進行分析時,難道就可以更精確的預測未來趨勢和方向嗎?
連精確都不用說,根本看到想發瘋。假設我利用5個指標進行分析,那我是要等到五個指標都符合才做單嗎?每個指標都有它的優點,但是當他們結合起來後,卻會導致彼此間的衝突。
當我們想要用越多工具,似乎好像能夠了解市場,但對我來說,那只是內心的一種自我安慰罷了。非但無法更了解市場趨勢,還更容易被技術指標弄得神智不清。
我們完全無法預測市場。不管加入多少個技術指標都一樣。你可能回去看線圖覺得好像都很符合技術指標的走向,覺得可以輕鬆賺錢。但實際進行交易時完全不是這回事…
總結
目前我自己已經沒有再使用任何技術指標了,主要就是一張完全白白淨淨的線圖進行交易。對我現在來說,與其專注在延遲的技術指標可以為我們做什麼,不如直接看K線圖了解整個市場和價格在做什麼。
以往,我把技術指標視為黑暗裡的一盞明燈,以為他們可以幫助我在漆黑捉摸不定的市場行走。但後來我才了解到,收起這盞「明燈」,並讓自己的眼睛習慣漆黑的環境時,才更容易在這捉摸不定的市場生存。
但必須說,從一個極度依賴技術指標到完全不用任何指標的過程真的不容易。很痛苦,很不舒服,但對我來說卻非常值得。
你覺得技術指標是幫助你,還是讓你更加無助呢?歡迎在下方留言唷!如果你有任何問題,也歡迎聯絡我唷!